【書評】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:就是不夠聰明,我們才需要「架構」來協助思考!新書推薦

經驗分享系列

為什麼值得入手這本書?完整為你分析這本書如何幫助你學好邏輯思考!

去年收到采實文化的邀約,來共同推薦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,不過那時太忙騰不出時間而沒有後續。沒想到此書作者太強大,今年緊接著推出「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」,這回,我決定好好來讀這本續集。


先說結論

個人認為評斷一本書的底蘊有個「不客觀指標」,便是:

「你願不願意即使在誠品翻讀完,還願意買回家看?」

最近很愛每週去一趟誠品,徜徉其中(現在還很貼心地準備更多座位)

這本書,我願意。


為什麼需要這本書?

在我開始構想本文之時,便直覺想下標這句:

就是不夠聰明,我們才需要「架構」來協助思考

你自認自己很聰明嗎?我自認不是,因此常在處理事上卡關,無論是發想課程規劃、濃縮閱讀到的知識、盤點未來創業策略、甚至在輔導他人如何有層次地優化表達能力時,都碰上了 3 個難題:

  1. 很難將腦海裡的雜訊排除,導致天馬行空想東想西,很難聚焦
  2. 很難辨識眼前這些資訊與目的之間的連結性關係
  3. 很難透過已知推向未知,設計一套能控制風險的決策
企業內訓時,可能會碰到各式有挑戰性的問題(eg: 如何即時收斂學員的討論成果),都要告訴自己要冷靜下來,找到方法解決

坦白說,我會將這些困難歸咎於:「書讀太少、經驗不夠、聰穎有限」,但進一步反思時,察覺到人本來在人生每個階段時,都沒有完備的一天

每天其實都在學習、探索、成長(沒記錯的話,香港首富李嘉誠、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都還曾向媒體表示他們不聰明、書讀太少….)

換言之:

「完備知識」似乎有些不切實際,但生活、工作還是得過,關鍵便是「能否有效地解決問題」

而解決問題這件事,往往是有方法的:

集結前人的智慧,產生的思考框架。

舉凡耳熟能詳的商業模式SWOT 分析腦力激盪法演繹樹回歸分析批判性思維MECE 分析法…等,皆是集結人類智慧、經驗所設計出來的框架結晶

不能說 100% 管用,但對於實務上來說,已經是「顯著地」能協助我們解決多數碰到的問題。

而「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」,便是整理了 60 款工具,釐清了許多我們在思考過程中,能運用的方法。

本書的書名就非常有意思,我想從「問題」、「化繁為簡」、「思考架構」、「圖鑑」這 4 個關鍵字,來拆解這本書對我們有什麼幫助?

1. 試問自己:是位懂得「解決問題」的人嗎?

首先,我相當推薦大家一定要去追蹤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粉專,是李聖珉教授(遠傳電信策略副總暨財務長)所開設的一門台大夯課。

社團裏頭老師不定期分享關於「解決問題」的觀念,字字珠璣、篇篇都令我儲存起來生怕忘記。

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CTPS

幾天前老師寫了篇文,談起被媒體問到對於台灣環境未來的看法,我特別喜歡,精簡摘錄如下:

對於「沒有」解決陌生問題能力的人而言,面對的是紅海,因為不能解決陌生問題的人,只能解決已經被前人解決過,有 SOP 的熟悉問題。

對於「有」解決陌生問題能力的人,就具備克服各種地形,沒路也可前進的本事。走到哪兒,哪兒就是藍海。而且,沿途的困難地形,會讓後來的人群,很難跟上,藍海會一直是藍海。

認同嗎?若你跟我都認同,想成為「有」解決陌生問題能力的人,請往下看。


解決問題過程中,有數不清的變數

但原則是要掌握好「以產生 Impacts 為目標」、「以終為始」、「以事實為基礎」三點。

然而,這段過程是必經歷許多 Study,溝通需求、定義問題、閱讀資料….等很多要做的事,如何有方法地做?

這本書整理了許多方法,值得我們取用,而這當中,都有個共通點好處:「化繁為簡」。


2. 我們需要「化繁為簡」,因為跟吸收能力有關

舉個很簡單的例子:看書

  1. 不懂化繁為簡的人:第一單元第一個字開始讀到底
  2. 懂得化繁為簡的人:先看目錄,掌握了整本的邏輯架構

尤其是闡述觀念為重的書更為明顯,不是整本書從頭讀到尾不對,而是現實生活中,我們「事情太多+想讀的書也很多+忘的也很快」

我不聰明、無法過目不忘,加上時間有限的前提下,要增進對每本書的吸收能力,我們需要的是「釐清脈絡」來幫助自己掌握可見的學習歷程。

目錄,正是寫作的邏輯,既然想獲取知識,為何不先仔細讀目錄、掌握作者「化繁為簡、幫你整理好」的架構呢?

本書目錄

本書為例,我們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有五大章節,針對「思維」、「創意發想」、「商業思考」、「企畫推進」、「分析力」來切入

別看以為很容易,如果將這 60 種工具打散,請擬定合適的分類、並設計能引誘讀者閱讀慾望的章節名,你,會有想法嗎?

這就是「化繁為簡」的應用,也印證書中的第四項工具:歸納思維

接著,我們來談談將問題化繁為簡背後的「思考架構」。


3. 試問自己:懂得善用「思考架構」在工作上嗎?

有時下課時,學員來跟我閒聊,提到說:「老師,感謝你今天的分享,用很有系統、架構性的方式,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學習,而且也會有每一小節做回顧,整體就非常有結構!」
這時常常有種冒牌者症候群(Impostor syndrome),回應道:「沒有啦!是你們很認真、很捧場」
回家路上,我認真地思考:「我應該還是有做對什麼事,才會被別人這樣講吧?這件事是什麼?」
目前我得出的答案是:我有在投影片中,做到「讓對象能看清邏輯脈絡」

什麼叫做看清脈絡?

舉例:有些職場人私底下會埋怨

為什麼同事做張表格陳述,主管就稱讚不已,而我寫的報告,相同的觀點,都反應平平?

表格,堪稱是組織團隊內部最常用的架構工具,新增非常簡單,任意軟體找到「插入」欄都找的到,然而,你會發現表格的每個欄位、維度、標題、內容,都需要花心思去設計打磨

本書第 50 項工具,是「框架思維」

而這段花心思的過程,就是主管希望我們幫他省下的時間;而表格的樞紐架構,能讓我們思考有意義的 insight

用更白話來說:

對閱聽者而言,喜歡看「感覺很厲害」的東西

而這種「當下說不出哪裡厲害,但就是很不錯、很滿意、想截圖、想拿手機拍下來」的感受,其實是因為眼前所見的內容,是「有邏輯、有架構、不是散落」的資訊

而長篇大論的 12 號新細明體報告,很難理解、看起來也不厲害。

說到這,我們能明白,為什麼職場上,大家喜歡看「表格、圖表、魚骨圖、有 SOP 箭頭指示…等的架構」,因為其脈絡分明。

這些,都是需要經過訓練的。

貫徹了:左頁工具、右頁解析,閱讀起來很暢快

如果你自認還有進步空間,本書裏頭詳盡分析了每項思考架構工具的運用方式、須注意的訣竅,讓我們真正實戰時不會呆呆看著電腦,不知該怎麼起步。


4. 「圖鑑」,讓我們能好理解+好對照

承上點,思考架構的工具之十八九都是有視覺化的脈絡(看起來才比較厲害),然而一來不太會畫圖、二來也不大可能每天開會帶著書,該怎麼辦?

沒關係,本書還附贈《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練習本》+ QR Code 電子檔!

真不愧是「圖鑑」。

買回家後記得掃碼下載,整理後就能用

我們如何使用這本書

4個字:「主動帶入」

  • 步驟一:從練習表格中,挑幾個來特別演練
本書第 22 項工具:圖解思維,不陌生吧?
  • 步驟二:下次有問題、想破頭也想不出該怎麼處理、會議陷入僵局時,打開檔案,循著當初閱讀時特別有印象的概念,挑出合適的架構,來進行有明確「產出式」的思考
例如我可以這樣練習,來引導別人摸索上台表達力
在電腦或平板上使用,或列印出來一邊討論、一邊手寫填入

靈活運用、訓練思考力,讓你隨時隨地直搗問題核心,想出解決方案。


總結來說

本書特色:「實用」+「全面」,訓練我們思維的微觀與宏觀,並將很多眉角整理的很清楚,省下摸索的時間,呼應標題所說:「我不聰明,所以透過 60 款思考架構工具,來促使解決問題時更有方法。」

誠摯地推薦給你。

博客來購書連結https://www1.gamepark.com.tw/2eaCn?uid1=facebook&uid2=001

另一本《解決問題的商業框架圖鑑》一起買也不賴。


抽書活動說明

  1. JP 簡報坊粉絲專頁本臉書貼文
  2. 分享臉書文, 閱讀權限設定「公開
  3. 留言我想學 ____ 力,Tag 你朋友,你想學什麼?
[留言規定]
在 ____ 請填寫:思辨、創意、商業、企畫、分析力,任選一種,當然,你也可以自己決定格子內容
eg: 我想學分析力,@王曉明,你想學什麼?
/ 貼心提醒:上述三點都需具備才符合抽獎資格呦! /

截止時間下週三(3/25)中午 12:00

書商給我 2 本書,得獎名單並公布在留言處,屆時中獎者請留意私訊,感謝!


歡迎按旁邊的 follow 鍵訂閱,不錯過最新系列文章。

  1. YouTube(今年陸續上片)
  2. 官方網站
  3. 課程邀約
  4. 個人臉書
  5. 粉絲專頁
  6. 第二堂線上課【圖解表達】
  7. 第一堂線上課【自信上台】
  8. IG 追起來

https://button.like.co/jpworkshop2016

1.給予肯定:按下方的拍手圖示Clap(登入後,長壓可以跑出數字,最多 50 個拍手Clap)
2.給予支持:左側綠色拍手 Like 圖示則是化掌為賞,讀者每一按讚,作者獲得小額收入
3.分享出去:傳給有需要的朋友 :)
個人頭像照片
鄭冠中 Jason Cheng

邁傑企管顧問公司創辦人。600+ 場授課經驗、專精商業簡報技巧、上台表達培訓,平時話少演講話多,理性邏輯感性內心,獨自思考但又喜愛享受團隊氛圍。分享好知識,教學最棒的是成就他人。

文章: 95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Footer Logo

如果您對我們的服務有任何疑問或想法,歡迎給我們發送郵件。

顧問合作:partnership@mjpcg.com

業務諮詢:課程訓練規劃師 Zoe contact@mjpcg.com